查看原文
其他

冰新一代 | 一片雪花开,四方飞燕来——北京冬奥赛场上的北大留学生

北大团委 北大团委 2022-03-23










还有1天,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正式开幕。来自北京大学的一批批“雪燕”也将为这场举世瞩目的国际赛事贡献北大力量。


时间回拨到2008年,“有朋自远方来”的呼喊,在起伏有力的击缶声中响彻夜空。饱含青春热情的“鸟巢一代”,张开双臂欢迎全世界的到来。


那时,尚为孩童的我们,守在电视机前,在《北京欢迎你》的歌声中入神鸟巢中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一颗奔腾的火种也就此在稚嫩的心里点燃。同一片夜空下,数千名北大志愿者正式上岗,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训练,他们开启了为期16天的志愿服务工作。


初次相遇的刹那,奥运,成为了一代人永恒的记忆。


春去冬来,岁月流光一幕幕划过当年孩童的眼眸。现在的他们正更加坚定、更加自信地走上时代舞台,担当时代责任,化身“冰新一代”,伸出双手邀请五洲宾朋相约北京,共赴美好未来。


 △ 北京大学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出征仪式,图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1

   四方飞燕来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来到这片土地。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从北大出发,共同感受这个东方大国的脉搏。燕园的温暖激起了他们参与志愿工作的热情,冬奥的到来唤起了他们心中共同的梦想。


这些由远方而来齐聚燕园的“冰新一代”,携奥运梦想在玉树琼枝的天地释放燃烧的青春热量。他们跟随着冬奥的脉搏一齐跳动,为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他们同被“鸟巢一代”的故事所吸引,共同的梦想与热情为身为“冰新一代”的他们增添了更多的色彩。留学生们与中国青年一起接过“鸟巢一代”的火炬,书写着“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故事。


△ 北大留学生志愿者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送上祝福


2

   百闻不如一见   

愈来愈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走进北大,在专业学习中触摸文化脉搏,用脚步丈量城市,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也愈发鲜活和具象。


虽然留学中国的时间有长有短,但他们探索中国、了解中国的热情始终不减。无论是胡同拐角的小吃、飞阁流丹的古建,还是身旁竖起的高楼、跨海连山的大桥,抑或奔腾不息的江河、重现葱郁的青山绿水,日新月异的中国让他们不断收获惊喜。


“汉语和韩语都是我的母语。”作为在中国长大的韩国人,来自社会学系的20级本科生全海星笑着说。小学毕业后,海星离开沈阳返回了韩国,在他的印象里,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发展的特别好”,但初中寒暑假期间再到中国时,他不由感叹,“中国已经发展得这么好了!城市基本面貌提升不少。”高中时,中国的外卖、网购、二维码支付等“各种意义上的日常生活”都令他十分惊喜。


“每次从韩国回来,我都喜欢去街上找些小吃,烤冷面啥的,怪想的。到常去的几条街上,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新开的店面又大又亮,远处还有几栋新建的高楼。”回到中国的海星总喜欢到处走走,发现差异与变化,这里的飞速发展更让他坚定了今后在中国发展的信心。


韩国留学生朴智秀2008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她也有相似的感受。青岛被她称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十余年的她亲眼目睹着青岛的发展变化,时常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细节:“2008年刚到青岛时,我家小区门口还是沙子路,不能过车,但是很快就铺好了路,可以开车了,变成了比较发达的地方。”


△ 朴智秀参加北京大学2018级留学生入学交流会(后排左一),图源受访者


2018年,智秀成为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本科生。来到北大后,智秀对身边同学最大的印象是,“每个人对于自己想干什么都很有想法,即使学业压力很大,也总能利用琐碎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氛围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成为一名冬奥志愿者,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从没想过放弃。”


在北大精神中,志愿服务一直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从校园里的“家燕”到冬奥中的“冰新一代”,北大志愿者的火炬如火燎原,照亮着每个故事中的人。


“身边同学的积极带动了我,这让我更坚定了要参加冬奥志愿的决心。”经济学院18级本科生藤村静香说道,她是一名来自日本的留学生。


△ 藤村静香(中间)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图源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点击观看藤村静香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舞蹈视频


大大的行李箱装满了衣物用品,每个即将前往闭环的北大学子都收到了这样一份装备。为了不缺一件、不落一人地完成好工作,“家燕”们一早就在新太阳学生中心门前忙碌,虽然天气寒冷,但他们服务同学的热情不减。这些镇守大后方的工作人员没有机会亲临奥运赛场,但一份燃烧的冬奥热情从他们手中传递出去,“冰新一代”们将带着这份温热一起出发,冬奥时刻,北大共行动。


△ 北京大学留学生志愿者代表参加北京市委侨办举办的座谈会,(左三为曾绍芸、左四为张沐、左五为福川美希,左七为梁靖雯;右四为孙艺甜,右六为程禧茗,右八为金安娜),图源受访者


从高中开始就热情投身于志愿服务的海星入学伊始便关注冬奥志愿者招募信息,如今大二的他已是身经百战的“小燕子”,从图书馆义工,到“十佳歌手”现场志愿者,从参加爱心社活动,到服务新冠疫苗接种,这些志愿服务经历帮助他不断积累着志愿服务经验,他带着满腔热血,“时刻准备着”。


中文系20级本科生金安娜是一名来自巴西的留学生,她说道,北大是一个足够宽广的平台,宽广到四年时间都不够体验。北大一直以开放的胸怀,为每一个人提供无数成长、锻炼的机会。很多留学生都曾成为一名北大校园里的“小燕子”,真切感受到志愿服务中流淌着的温情与关怀。


△ 全海星(右二)与同学们一同参加志愿活动,图源受访者


3

   我从远方而来,共赴冰雪之约   

志愿精神如同一道温热的细流,不断浸润着每一位北大人。国别、语言……都不再是障碍与鸿沟,而成为打开中外交流理解的钥匙。


中国网球公开赛、NBA联赛、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来自新媒体研究院的20级硕士生张沐曾在一场场大型国际赛事里经历过许多热血沸腾的瞬间,感受体育精神的热烈与包容。她是一名加拿大籍留学生,如今,她将再一次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一个个志愿高光时刻既是生命中的闪亮回忆,于她而言,也是一趟趟收获颇丰的旅程。


△ 张沐在NBA赛事中担任志愿者,图源受访者


“志愿者就像一个个小小的螺丝钉,我们拧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强大的体系,一场赛事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张沐说,志愿者要学会管理自己的预期,让自己这颗小小的螺丝钉发挥应有的作用,还可以思考,怎么才能做得更好,怎样可以在这个已经极其周密的体系里每天也有新的收获。


△ 张沐担任俄罗斯2018年世界杯志愿者,图源受访者


来自社会学系的19级本科生孙艺甜是一名厄瓜多尔籍留学生。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行时,艺甜只有七岁,年幼的她为华美精彩的开幕式所震撼。她依稀记得远在厄瓜多尔的亲朋好友也关注着北京奥运会,这些留在记忆深处的画面让“地球村”的概念植入艺甜内心,也激起其对参与奥运、服务奥运的期待。


△ 孙艺甜在冬奥场馆近距离体验冰壶运动,图源受访者


无独有偶,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8分钟,一眼惊鸿,在艺术学院19级本科生梁靖雯心中播下了一粒奥运的种子。2015年北京冬奥申办成功,她和父母跟着庆祝,甚至想要亲赴现场感受那一份心潮澎湃、举国欢庆。如今入学北大,梁靖雯终于拥有了宝贵的机会以留学生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在她心中,冬奥是一个再次向世界展现中国魅力的机会。


△ 梁靖雯在滑雪运动中,图源受访者


梁靖雯算是冰雪运动的资深爱好者,时常会与同学们相约滑雪。随着冬奥临近,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他们,一起前往雪场感受冰天雪地的魅力。天寒地冻的季节,北京城里少不了冰上运动,梁靖雯会带着自己的冰鞋去找专业的磨刀师傅,“师傅您好,能不能帮我看看这双冰鞋?”胡同里,师傅熟练地操起工具,细细地打磨,“您瞧好,保准让您满意。”


△ 梁靖雯在北京胡同里感受传统冰刀制作、保养技艺,图源受访者


志愿服务对于金安娜来说,早就是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从巴西回到中国,受到母亲的影响,小安娜一直都在参与当地妇联志愿队的环卫所义务工作,为留守儿童送温暖;在参观冰立方后,安娜向母亲分享了照片,母亲不无自豪地向朋友介绍:女儿今年过年不回家,她要去做冬奥志愿者——以安娜为代表的众多留学生们,在亲友的热切关注、温情提醒和大力支持下,不断走近冬奥、感悟中国。


他们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从远方而来,汇聚在一起发出耀眼的光亮。当冬奥志愿服务结束,又将成为漫天繁星,将冬奥的精彩记忆带到不同的国家,讲述讲述北京2022的故事,讲述中国与冬奥的故事。


走进变身为“冰立方”的国家游泳中心,对于日本籍留学生福川美希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她于2020年成为了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本科生,热爱传媒与生活的她,时常也会拍摄、剪辑并发布有关中国美食的小视频。


△ 点击观看福川美希和朋友制作的一期介绍家园食堂的小视频


在过去的2020年,因为疫情无法回国的她看到朋友分享担任东京奥运会志愿者的经历,很是羡慕。从东京到北京,她自高中时代便许下的奥运梦想此次终于没有留下遗憾。


当全世界的目光聚集于此,即将开启的旅程让她难掩兴奋,“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重大活动,而志愿者是冬奥圆满举办不可缺少的群体,志愿者代表的是中国形象。”


△ 福川美希在“我的2020”北京大学青年论坛上作为青年代表发言,图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4

  夏奥回忆,冬奥期许   

或许,奥运会这三个字本身就足够让人热血沸腾、感慨万千。


奥林匹克精神的强大感召力随着时间与历史的流淌不断积淀,大家参与此次冬奥会服务的蓬勃热情与往届奥运会所带来的震撼与感动一脉相承。


曾绍芸是来自社会学系的20级本科生,她自小便在中国求学。每当她回忆起2008年放学回家路过鸟巢时常常听到的《北京欢迎你》,一种由衷的温情便会油然而生。虽然彼时街巷环境普通,自己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学生,但在年幼的绍芸心中,没有什么能比将全球的人们凝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拼搏更值得欣慰。也正因此,自言“不善交友、不热衷参与团体活动”的她大胆走出了舒适圈,决心以自己的专业才能为冬奥奉献力量。


△ 曾绍芸参加赛事服务第三中队活动(居中,黑白条衫)


坐在电视机前学唱北京奥运会主题歌的小学生,成长为如今参与筹备冬奥、服务冬奥的北大学子,金安娜对奥运会的认识从模糊的感官冲击逐渐加深为一种文化根植。“至今听到《北京欢迎你》,我还是觉得心潮澎湃。”期间,安娜曾往返于巴西、中国两地。在不同的文化中,中国文化就像是根一般的存在,某一个瞬间,某一首歌曲,某一个画面就能让人被深深触动、共鸣。


北京2008的回忆并没有止于那一个热情的夏天,也没有囿于北京这一座城市,无论五湖四海,在与它同时代的人们心中一直保留着别样的色彩。


△ 金安娜,图源受访者


北京即将书写历史,成为全球唯一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双奥之城”的荣光让每个亲历者都感到无比自豪。


“哪怕只是做一些微小的工作,也是很有意义的事。”彼时只能隔着屏幕观看北京奥运的程禧茗,现在已经有机会亲临冬奥现场了。从小生活在巴西的她,来到中国后还参加了许多支教活动,这些经历让她对志愿服务有着更深的理解。


△ 程禧茗(前一)在支教中与小朋友的合影,图源受访者


最令禧茗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为期一月的支教项目。“一开始,我是抱着付出的心态的,但随后发现我其实收获的更多。”程禧茗说道,“我们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知识,他们就非常高兴,经常跑过来拉着我们做游戏,还带我们去他们家里坐坐。”看到那些兴奋的小朋友,一股温暖流入程禧茗的心头,“这让我更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不过现在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悔,当时应该多待一待,多教给他们一些东西的。”


因此,对于此次冬奥志愿服务,程禧茗直言,“希望尽自己所能做好冬奥工作,以百分百状态上岗,不留遗憾。”


更骄傲的荣耀,更团结的奥运,更美好的期待。“又一次家门口的奥运会,那么美好,没有理由不去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很多华裔留学生的想法与张沐一样,沉浸其中,利用自己的国际优势讲好冬奥故事,并在未来,将中国的风采带给更多的人,与中国青年一起投身时代,充分体验这一珍贵的历程。


△ 留学生志愿者参观冰壶比赛场地,图源受访者


5

   “冰新一代”的别样色彩   

爱丽克斯来自俄罗斯,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硕士生。去年9月,爱丽克斯以演员身份与歌唱家蔡国庆老师共同参与冬奥会官方MV《远方的朋友来我家》的录制。前不久她与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孟加拉籍本科生阳光一起参与了冬奥宣传短片的拍摄,他们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独特的“冬奥瞬间”,“人人参与冬奥,人人助力冬奥”的氛围里,每一份努力都在践行着“讲好冰雪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约定。


△ 爱丽克斯与蔡国庆老师的合影,图源受访者


与爱丽克斯、阳光一样,留学生志愿者们带着精彩的经历和故事相聚在冬奥会中,成为了“冰新一代”中斑斓的色彩。


△ 阳光,图源受访者


“我觉得北大志愿者也好,中国志愿者也好,已经有一个非常好的精神风貌和文化风貌去面对和服务这样的大型赛事了。国内的志愿者体系已经非常的完备了,能够很好地去适应大型赛事的过程。”有多个国际赛会服务经验的张沐感受到国内的志愿服务体系愈加完善,谈起她对本次冬奥志愿服务的期待,她说:“最近两年感觉中国冰雪运动的氛围越来越浓了,冰雪运动在时间和场地上的门槛相对较高,希望能通过自己亲身参与冬奥会的经历,带动更多人了解冰雪运动。”


来自新加坡的曾绍芸希望能为来自新加坡的运动员更好地介绍中国,她在准备志愿工作时还和伙伴了解新加坡参与此次冬奥会的情况,虽然“只有一位长距离速滑项目的选手”,却没有减弱他们的热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将奥运的精神带给故乡的朋友,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去。


在北大留学,给青春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而冬奥之约,让旅程多了一次冰雪的邂逅。


金安娜喜欢摄影,在照片的光影中她记录下中国、记录下北大的故事。冬奥是中国又一个崭新的故事,她希望能在志愿服务之余用镜头捕捉冬奥的故事,分享给远在巴西的亲朋好友,让奥运的欢乐越过大洲大洋,传递到更多地方;梁靖雯一直是冰雪运动的爱好者,滑冰滑雪样样在行,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冬奥,继续与冰雪的故事。


福川美希一直关注着孤独症、自闭症儿童和家庭,她曾作为志愿者参与相关的公益项目;来自韩国的朴智秀不断挑战新的事物,从双语翻译到加入由韩国留学生创办的杂志社,她在北大不断探索着未来的方向。


△ 福川美希(中)参与日本国驻华大使馆举办的中日友好成人礼活动,图源受访者


6

   相约冬奥,携手明天   

冰雪盛事上的北大留学生志愿者,从不同的国度而来,各自精彩的人生在燕园交会,他们有了一个新的共同身份:北大人。


△ 留学生志愿者在参观场馆时合影留念,图源受访者


当冬奥的集结号吹响,纯洁的雪花落在火热的青春故事里,他们各自的留学生活又将再度交互,这一次,从四方而来,共赏雪花开。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再成为距离,他们付出相同的汗水,怀揣着一样的期待。


△ 北大冬奥志愿者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大学志愿者出征仪式,图源北大团委


2021年7月20日,“更团结”(together)正式加入到奥林匹克格言中,百年奥运口号从此有了更深的一层的寓意,体育精神让人类走出孤岛,向国际社会疾呼团结合作。从中国到世界,和平和合作之音不曾浸微。


2008年的夏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相遇相识于古老厚重的城墙,在鸟巢的绚烂烟火中共同迎来了“北京2008”时刻,一首《北京欢迎你》让大街小巷唱响“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2022年的冬天,世纪疫情面前更显团结的力量、相聚的珍贵,《一起向未来》让世界听到“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的热情呼唤,面对未来,面对挑战,团结在一起,心在一起,消弭隔阂与距离,让青春的心共同燃烧在冰雪之上,照亮前行的路。



文字 | 范若孜 宁江源 曹玉鸽 刘冠宇 闫晴 朱荣嘉

编辑 | 叶筱雪 姚泰康 何佳倍

排版 | 徐乐怡

出品 | 北大冬奥教育宣传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